第36集:海沫细述往事
正当金纪昌法官即将对顾易中作出不利裁决的关键时刻,海沫与罗武强等人意外闯入庄严的法庭,为顾易中的命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罗武强,作为国共和谈的关键人物,挺身而出,以坚定的立场为顾易中的清白作证,揭示了他在革命中的重要贡献。然而,周知非迅速反击,不甘示弱,他提出更为严重的指控——顾易中涉嫌杀害军统特工及其同僚。
此时,区昕萍的弟弟区茂春情绪崩溃,他悲痛欲绝地指责顾易中是导致其姐姐死亡的罪魁祸首,甚至失去理智,企图与顾易中同归于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法官不得不宣布休庭,顾易中再次被押回监狱。周知非在顾易中面前得意洋洋,以监狱的残酷历史相威胁,暗示他难逃一死。
海沫心急如焚,再次踏入监狱探望顾易中。她向顾易中透露了地下党计划营救他的消息,但顾易中坚决反对,深知此举只会加剧他背负的污名。相反,他向海沫询问起与区昕萍的相识经过,海沫细述往事,言语间流露出对区昕萍悲剧的同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区家情况的不甚了解,尤其是区昕萍弟弟的存在。
顾易中听后,心中疑云密布,深感区茂春的身份非同小可。他立即嘱咐海沫通知罗武强,对区茂春的身份展开深入调查。另一边,张队长与女儿的温馨时光被突如其来的刺杀打破,尽管女儿及时察觉,张队长仍不幸受伤。地下党迅速行动,最终揭露了区茂春的真实面目——他竟是周知非为陷害顾易中而精心策划的替身。
在gcd的感召下,区茂春良心发现,勇敢站出,在法庭上公开揭露了周知非的阴谋。面对周知非的狡辩,罗武强带来了关键证人张队长。尽管身受重伤,张队长仍坚持出庭作证,他不仅指认周知非为叛徒,还展示了周知非亲笔签署的审讯报告,铁证如山,让周知非的谎言瞬间瓦解。
金纪昌法官仔细审视了证据,对周知非的罪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然而,周知非仍试图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做最后的挣扎,提及自己是戴局长亲信的身份。但金纪昌不为所动,反而冷笑一声,果断下令将周知非逮捕。
玉卿闻讯赶来探监,周知非却异常冷静,他分析自己落马的原因,认为是老上级徐恩曾在背后搞鬼。他嘱咐玉卿去找蒋伯先,利用蒋的贪婪本性,通过贿赂来扭转局势。玉卿倾尽所有,试图挽救周知非,但蒋伯先的贪婪超乎想象,他不仅收下了厚礼,连玉卿身上的首饰也不放过。随后,蒋伯先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戴笠已遭遇空难身亡。这一消息让周知非彻底绝望。
在绝望中,周知非与幼非进行了最后的告别,他告诫儿子要坚守底线,不做对不起国家之事。与此同时,近藤正男在等待遣返时遭遇不明人士袭击身亡,死前得知这一切竟是周知非的安排,震惊之余充满不甘。
周知非决意赴死,请求面见顾易中,意图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最后的挑战。然而,顾易中并未如他所愿,给予他想要的结局。在对峙中,顾易中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的深意让周知非恍然大悟——他一直在寻找的“孤舟”正是顾易中本人。
随着周知非被枪决,顾易中的大仇终得报。他含泪安葬了父亲,心中既有悲痛也有释然。办完丧事后,海燕关心地询问顾易中的未来打算。顾易中决定重拾旧业,重启营造社,致力于修复苏州受损的建筑,为这座城市留下宝贵的历史记忆。
在忙碌之余,顾易中时常会想起海沫。某日,在修缮顾园时,表哥陆峥的言语让他意识到自己对海沫的深深思念。他放下工作,漫步至剧场,熟悉的评弹声让他心中的海沫形象更加清晰。然而,现实告诉他,错过的或许已无法挽回。
正当顾易中心中充满对新四军联络的期盼时,一阵悠扬的苏州评弹声响起,与剧场内的旋律不同却异常熟悉。他循声而去,惊喜地发现海沫正从船上缓缓而下。她轻声说出接头暗号,顾易中激动万分,紧握其手,脱口而出“海沫同志”。海沫连忙纠正,她的真名是林书娟。两人在这一刻重逢,无需多言,继续着他们未竟的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