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第37集:许七安挺身而出
许七安带领赴北州查案的使团及镇北王的棺椁返回京城。当宫人向景帝禀报此事时,他正悠闲地垂钓,显得漫不经心。见此情景,宫人只得谨慎地将尚书们引入。楚州布政使郑兴怀详细叙述了“血染三千里”惨案的真相,然而景帝却不予置信。几位尚书联名弹劾镇北王,坚称他所作所为皆是为了仕途晋升。
面对三十八万楚州百姓遇害的惨痛消息,景帝无动于衷,但得知镇北王已逝,他却光脚冲出房门,急于查看尸首。他掀开棺椁,连声呼唤着皇弟,一旁的尚书们面面相觑,显然景帝并无治罪之意。此时,许七安挺身而出,大声列举镇北王的罪状,恳请皇帝为楚州的无辜百姓讨回公道。景帝怒不可遏,指着许七安威胁要取其性命,甚至将利刃架在郑兴怀的脖子上。然而,郑兴怀却毫无惧色,平静回应,家人皆已遇难,自己独活无意。景帝手中的刀应声而落,他随后喝退了众人。
许七安随后前往拜见魏渊,为未能及时前来述职而道歉。魏渊坦言,早在许七安前往楚州之前,他已察觉到镇北王的阴谋。景帝派许七安查案,不过是例行公事,对结果并不在意。然而,许七安竟先行一步除掉了镇北王,要知道镇北王如今的神力已逼近二品,他屠杀百姓是为了汲取更多灵力,最终目的是攻打魁族。其实许七安本可静待镇北王与魁族交战时坐收渔利。听完魏渊的分析,许七安不禁质疑,若待镇北王战死沙场,又如何定罪呢?
魏渊曾告诫许七安不可锋芒毕露,而今他却与景帝针锋相对。魏渊拍了拍许七安的肩膀,再次语重心长地提醒他要学会隐忍,否则将失去更多。魏渊的决定和筹谋总是深谋远虑,他让许七安不必再管此事。许七安点头领命,随即离去。
这天本是首辅大人前往云麓书院参评诗会的日子,许新年积极创作诗歌,原本希望拔得头筹。然而,王思慕的到来却带来了朝堂上的变故。听闻景帝感情用事,许新年一改往日的懦弱,毅然乘坐马车赶往宫门,大声诵读伦理道德,令首辅大人刮目相看。
许新年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三个时辰,太监欲治其罪,却被首辅极力庇护。首辅申请面圣,却被皇帝拒绝,还被要求将随行臣子遣散。首辅离开后,景帝命太监记下当日未请愿臣子的名字。
百官进谏,皇帝却置若罔闻。临安公主得知此事后,跑去父皇寝宫跪求广纳谏言、倾听民声。贵妃闻讯惊慌失措,连忙将临安劝回。
许七安回到家中,受到家人的热情接待。饭后,许新年与许七安分析了皇帝的近期行为。景帝平日里不苟言笑,为何会在众人面前如此失态?显然,这一切都是故意为之。想到这里,许七安回想起当时面见景帝的情景,越发觉得其中疑点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