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集:记录着丁茹在烟雨绣楼时
七年前,黄记绣坊的老板黄娇娇主要经营的是丝线坊,为吴廉的烟雨绣楼提供丝线。当前,吴廉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紫色丝线而发愁。适逢此时,黄娇娇得知此情况后,经过多次尝试,终于研发出了合适的紫色丝线。通过打点管事的陈嬷嬷,吴廉决定将今后的丝线生意都交给黄记。
在此期间,吴家向蔺家送去了聘礼,表示希望迎娶如兰为媳。这是吴家的一个传统,因为吴廉的母亲一直希望他能娶一个对家族生意有帮助的妻子。蔺家父母在收到聘礼后,态度明显软化,他们觉得这是如兰最好的归宿。甚至如兰一向疼爱和支持她的哥哥,此刻也产生了动摇和犹豫。如兰对此感到气愤,她狠狠地摔了一盒首饰在地上,然后跑了出去。孟宛赶紧追上她,安慰她现在有了物证和讼师的帮助,一定能够打消蔺家父母将她嫁进吴家的念头。
夜里,丁母带着一方帕子来找如兰。帕子上记录着丁茹在烟雨绣楼时,吴廉对她的所作所为。如果这帕子在公堂之上被呈出,丁家父母将会遭受流言蜚语,甚至丁家的其他女眷也可能不得安宁。丁母深知这一点,但她不愿让如兰成为第二个丁茹。
如兰再次来到知府衙门,申请第二次升堂。国公夫人得知此事后,脸上并无波澜。她早已在京城打点好了一切,这次国朝回礼的礼单中,烟雨绣大有希望,所以她不会让吴廉在这个时候出现任何纰漏。然而,她必须让吴廉明白,在这淮州城中,谁才是他的靠山。因此,她决定不主动掺和此事,让吴廉在这起案子里吃点苦头也好。
升堂这日,孟宛正准备出门,母亲却端来一碗补药,劝她赶紧喝下去。急于出门的孟宛不想与母亲纠缠,便将药汤一口下肚。然而,当她放下碗准备出门时,又被母亲拦下。母亲让她换一身衣服再去。在母亲的坚持下,孟宛换了一身衣服。但随后突然觉得肚子难受至极,仿佛有惊涛骇浪汹涌澎湃,又如婴孩啼哭时的撕心裂肺。她疑惑地望向母亲,只见她缓缓撇过头去,似乎在心虚什么。孟宛瞬间明了,刚刚喝的哪里是什么补汤,而是滑胎药。不一会儿,鲜血就已经快要淹没孟宛,让她仿若溺水般晕死过去。幸运的是,赵玉诚成为了如兰的讼师,为她上堂请命。陈之远质疑如兰此举,暗示她不该如此。赵玉诚不慌乱,解释称如兰乃闺阁女子,对本朝律法自是不通,所以请自己为她分辨一二,将事实的真相说出来。
陈之远无奈之下继续升堂。他在公堂上指出吴廉曾声称是如兰为了习得绣艺,请他私下指点;且是如兰为通亲爱,主动勾引他。如兰听到这话气得胸口发懵,赶忙反驳吴廉所言并非事实,而陈之远只听他一面之词就轻信,未免偏颇。陈之远顺着话茬,指责如兰有失体统。这时,如兰呈上丁茹的帕子以作物证。
这下,底下的人终于开始怀疑烟雨绣楼的声誉。陈之远难以堵住悠悠众口,只好请来烟雨绣楼的绣女和嬷嬷来作证。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嬷嬷和绣女竟然指出丁茹曾与一小厮关系亲密,甚至还真找来了这么一个小厮。陈之远当即有了底气,便指责如兰拿来的帕子是假的。况且丁家父母昨日便离开了淮州城,如兰此时更是没了证据。
黄娇娇路过公堂,发现那堂上的讼师在升堂之前去过烟雨绣楼,她心中顿时明白了一切,便不忍心再看下去。而此时,如兰也通过那方造假的帕子明白了赵玉诚原来也是和吴廉一伙的,令她更心寒的是高程程竟也和其他绣女一样凭空诬蔑她主动勾引吴廉,事到如今,如兰再没了希望。不知过了多久,孟宛终于醒来,她不顾身子的虚弱勉强撑着一口气赶到衙门,可这里早已经门可罗雀,无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