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集:邓铭远在信中告诉华桢
华桢与邓铭远做了最后的告别,这让他心中的疑惑得以解开。邓老师依然保持着初见时的那份浩然正气。在课堂上,邓铭远坦言,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已随时准备战斗。如今,华桢明白,老师从未离开过战场,他坚守信仰,苟利国家生死以,这份伟大令人敬仰。
华桢的哥哥回到家,与父亲讨论了党国内发布的消息。蒋委员长正准备进行第六次围剿GD的行动。在他们看来,当前日伪军猖獗,却忙于国内剿共,这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华桢和多慈一同研读邓铭远留下的诗句。虽然表面意义是为了国家社稷,但华桢深知老师不会无缘无故地强调这句诗词。就在这时,一封信被塞入门缝,信上提示他前往新平路六号,或许那里能为他解惑。
按照信上的地址,华桢找到了邓铭远留给他的一封信。这是邓铭远通过地下党悄悄转达的,揭示了当初让华桢给孟氏夫妇送船票背后的秘密。孟氏夫妇一直在召集爱国委员会中的商人和有志之士,他们筹集的善款秘密支援前线,默默为祖国的统一做出贡献。如今,孟氏夫妇筹集的最后一笔钱款已经开始运转,将成为驱逐日伪军的强大力量。邓铭远在信中告诉华桢,总有一天,他会明白自己的选择。
华桢来到的地方是一个收养院,里面收养了众多牺牲的革命将士的后代。英雄们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但党并未忘记他们,努力保护好他们的孩子,将这些革命的火种培育成未来的栋梁之材。
邓铭远被带回南京处以枪决,地下党的同志们感到十分悲痛。在为邓铭远打开手铐的同时,他们忍不住泪流满面。邓铭远轻轻握了握他们的双手,以示安慰。华桢离开陈浩家后,陈浩每次回家总会回想起与邓铭远和华桢共度的时光。听到邓铭远被枪决的消息,他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当初陈浩抓捕的那个日本人,原本已被判引渡回国,但他仍不死心,企图追踪孟氏夫妇筹集到的款项,继续寻找孟多慈。然而,这名日本人刚刚下船就被暗中观察的华桢发现。面对如此罪大恶极的倭寇,华桢果断将其枪杀。
陈浩回到家,发现自己珍藏的枪支不见了,他猜测一定是华桢所为。不久,他终于在甲板上找到了华桢,立刻拉着他的手帮助他逃脱。深夜时分,华桢拿出邓铭远老师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老师坚定的信仰和革命意志已深深影响了他。他点燃了那封信,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陈浩劝他早点回家,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抹去。
冯广云和郭秘书长被里见直树召见,得知那个被枪杀的日本人的尸体已被找到。日本人对此事极为愤慨,逼迫冯广云立刻找到嫌疑人。在日本人面前,冯广云表现得卑躬屈膝,俨然一副汉奸走狗的模样。从日本人那里回来后,郭秘书长告诉冯广云不要太过在意日本人的话。他们现在只是为了资本积累而充当墙头草,只要不得罪日本人便可,凡是会影响到他们仕途利益的事情一概免谈。
冯广云将在码头上调查到的线索告诉了郭秘书长。那艘船上登记的有华桢的名字。郭秘书长深知华桢的背景,立刻叮嘱冯广云今后不要再继续盯着华桢了,也不要得罪他们,因为华桢背后的势力是他们开罪不起的。公董局警务处也给郭秘书长写来了表扬信,表扬他们抓到了凶手。为此,郭秘书长下令让陈浩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