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集:众多爱国人士义愤填膺
骆抿敏在家中收到紧急信件,催促她立刻返回小院。她匆忙赶到后,发现陈浩昏迷不醒,便立刻将他扶上车子,根据信上的地址,将陈浩安全送到了D下党同志处。D下党同志郑重承诺,一定会全力救治陈浩。
华桢苏醒后,发现自己躺在骆抿敏的家中,骆芹勤和骆父一直在细心照料他。他们告诉华桢,是一位中年妇女将他带到这里,而他身上的子弹已经被取出。只要稍作休息和调养,便可恢复健康。骆抿敏回到家,看到华桢虚弱地躺在床上,又联想到陈浩刚刚被送走,心中百感交集,握着华桢的手,眼眶不禁红了。
在华桢和陈浩的共同努力下,报社成功曝光了这起走私案,新荣丸号被扣押。国人纷纷痛斥七祥国货联营公司的无耻行径,谭师远与日本人里见直树的勾结走私行为自然也是罪不可赦。众多爱国人士义愤填膺,走上街头抗议,呼吁政府严惩不贷。
华梁在七祥国货面临问责时,并未退缩。他虽愿做替罪羊,但坚决要求谈判桌上必须保留华家的一席之地。
不久,华桢如约来到见面地点,见到了联络人——石珺昱。石珺昱向他致意,表示两人今后将并肩作战,共同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她还为华桢介绍了一位新同志,华桢抬头一看,竟是骆抿敏!原来,陈浩已向组织提出申请,并得到了批准,让骆抿敏成为中共地下党上海组的一员,与华桢一同在上海继续未竟的事业。
四所的人再次齐聚一堂,这次骆父也加入其中,与所长一起在厨房忙碌。久别重逢的团聚时光格外珍贵。华桢即将离开上海奔赴新的使命,骆抿敏询问他何时出发,骆父则招呼大家共进晚餐。二白表示要参加救国会,像华桢一样做些有意义的事情,骆抿敏的哥哥也决定跟随二白。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大家都变得更加坚强。冬宝的妻子也在场,大家商议让她在骆抿敏家附近开个裁缝铺,相互照应。大家一定会照顾她们母子,相信冬宝在天之灵也会感到安心。
石珺昱一直惦记着陈浩的安危,终于从上线那里得知他的康复情况。虽然枪伤后遗症让陈浩备受折磨,但他一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陈浩用法语给石珺昱写了一封信,石珺昱一直贴身携带,反复阅读。正如信中所描述的那样,虽然陈浩身在上海之外,但他们的心却因共同的使命和信念而紧密相连。这让石珺昱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一切。
骆抿敏送别华桢时,上海和南京都已不再安全。尽管她心中万分不舍,但仍劝诫华桢不要再回来。她表示自己会接替裁缝铺季太太的使命,尝试将照相馆作为新的信息中转站。此时的骆抿敏已不再是那个柔弱无知的小姑娘。华桢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和前方充满危险的旅程,不忍拖累骆抿敏。当骆抿敏听到华桢背诵的革命小诗时,她含泪回应说自己会一直在上海等他。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彼此都知道这一别或许就是天涯海角。
没过多久,华桢在广州继续执行任务。在这个夏天到来之前他还像个懵懂少年按部就班地做着家人认为正确的事情。然而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他逐渐坚定了信念看清了方向并在人生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此他的人生有了明确的方向。
一个月后,骆芹勤也参加了医院考试,骆抿敏真的将照相馆做成了信息中转站,石珺昱时常去那里光顾,一边叮嘱骆抿敏注意放松,骆抿敏成长很快。而华桢在广州那边,也见到了康复的陈浩,相信祖国因为有这些有志之士的坚持一定会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