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集:衣正邦同意谢振宇着舰
秦大地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验,才能取得期望的成果,他反对任何偏离这一原则的做法。康延成、王小毛等人则主张广开思路,任何有希望的策略都应尝试,只要确保准确着舰。但秦大地强烈反驳,他强调他们是一支专注于重大技术攻关的队伍,不能像散兵游勇般各行其是,确保安全是第一要务。
在试飞之前,秦大地明确指出,在熟练度不足以达到安全着舰标准之前,他不会要求飞行员必须准确落在着舰中心区。然而,如果经过大量训练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考虑调整试飞计划。临上场时,秦大地指定余涛作为首位试飞员,余涛对此表示无异议。
尽管余涛的飞行技术有所提升,但仍然未能进入中心区域,导致挂索失败。随后,谢振宇作为第二位试飞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衣正邦对他寄予厚望。然而,在着陆的关键时刻,谢振宇却选择了上升,之后才发出着舰申请。
衣正邦同意谢振宇着舰,并鼓励他大胆探索,只要在安全范围内,都可以尝试。然而,秦大地作为LSO(着舰指挥官)却命令谢振宇升空返航,这一决定与衣正邦的意图相悖,令衣正邦十分不满,愤然离场。
经过多次尝试,谢振宇仍未能成功着舰。衣正邦在前往航母之前,给张司令打电话,要求他转告秦大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勇于试验,只有突破常规,才能找到新的解决方法。张司令将这一信息传达给秦大地,但更像是表扬而非责备。
秦大地单独找到谢振宇,对他的试飞表现进行了批评,并指出如果不减速,将会发生严重事故。当晚,试飞大队召开会议,讨论着舰失败的原因。耿见林认为飞机速度不足是问题所在,而康延成则建议关闭灯系统以保持直线飞行。余涛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训练不足是导致着舰失败的主要原因。
会议结束后,秦大地召集余涛、谢振宇和耿见林到办公室,宣布耿见林加入技术攻关小组,并强调现在是摸索阶段,着舰技术并非简单的高空撞击。他让耿见林发表看法,但耿见林倾向于支持谢振宇的观点,而秦大地则对此不予理会。
陶斯勇私下提醒秦大地,他在讨论中缺乏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导致会议变成了一言堂。正当秦大地发脾气时,吴兆来询问第二天的试飞计划是否继续,秦大地决定照常进行。与此同时,余涛和谢振宇分别研究美苏两国舰载机着舰的数据,以验证自己的设想。
第二天,余涛和谢振宇一同找到陶斯勇,提出了他们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案。陶斯勇告诉他们,秦大地可能不会轻易接受这些建议,但他们将尽力说服他。随后,陶斯勇从吴兆那里得知秦大地、余涛和谢振宇都了解鹞式飞行技术,而康延成则对此一知半解。
在接下来的试飞中,秦大地继续领导团队进行实践,而谢振宇则负责记录每位飞行员的降落位置。与之前的成绩相比,他们的表现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大家仍然感到沮丧,因为速度、灯光和准确着舰之间似乎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秦大地注意到余涛和谢振宇已经形成了统一战线,他打断了两人的发言,表示需要更深入地讨论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