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集:宋墨带走了宋翰
窦昭和纪咏一同前往万佛寺求见住持,然而无论他们如何恳求,住持始终不肯露面。小和尚传话给窦昭,若是为了凡尘俗事,就不必再此逗留了。另一边,当宋墨赶到舒瑶的住处时,发现舒瑶已经上吊自尽,宋宜春哭得悲痛欲绝。宋墨的人在房间里找到了一个璎珞,这让他想起了被宋翰烧毁的平安福璎珞,从而推测两者之间必有联系。宋翰承认,这个璎珞是舒瑶在父亲带他来此时赠送的,他因不愿接受而将其烧毁,并希望宋墨能停止与父亲的争斗。宋墨带走了宋翰,同时向宋宜春表明,即便舒瑶已死,他也会追查此事,且为母亲感到不值,竟跟随了这样一个男人。
经过调查,宋墨猜测宋宜春实际上与罪籍女子舒瑶早有私情。在舒瑶一家被下狱时,宋宜春曾去探望,并有相关记录。宋翰对此事极为不满,斥责父亲对母亲的死毫无愧疚。
由于住持不愿见窦昭,纪咏主动提出求见,住持这才出面。窦昭恳请住持说出真相,为两家讨回公道。住持透露,当年蒋蕙荪和舒瑶同时来到万佛寺,舒瑶怀中抱着一个刚满月的男孩,而蒋蕙荪则早产,生下了一个女婴。但宋宜春却坚称蒋蕙荪生下的是男婴。
宋墨追问宋宜春关于那个孩子的下落,但宋宜春守口如瓶。宋墨于是抬出舒瑶的尸体,打算用其骨头验证是否是宋翰的生母。宋宜春见状大哭大喊,承认了自己与舒瑶的旧情,并表示两人是两情相悦。然而,蒋梅荪带兵抄了舒瑶的家,让她沦为罪籍。后来皇帝赐婚,将蒋蕙荪许配给了宋宜春。宋宜春对此感到恼怒,但又无可奈何。这些年来,他唯一后悔的就是与蒋蕙荪生下了宋墨。
宋墨意识到,仅凭宋宜春之力无法让舒瑶脱离罪籍。他推测,在蒋梅荪回京途中被害后,他们担心得罪蒋家势力,因此迫害死了蒋蕙荪。宋宜春背后必然有其他人指使。然而,无论宋墨如何逼问,宋宜春都不肯透露这个人的身份。宋墨于是命人将宋宜春绑在院子里,架上柴草准备烧死他。
宋翰跪下以死相逼,希望宋墨能看在他的面子上放了父亲。但宋墨并未理会,夺下宋翰的匕首后命人将其关押。纪咏劝说窦昭不要回去,但窦昭想到了《昭世录》中记载的宋墨弑父杀弟、一夜白头的预言,担心酿成大错。她决定陪伴宋墨走完未来的路,无论多么艰难。纪咏听后眼中充满了泪水,为窦昭对宋墨的深情所感动。
此时,天空下起了大暴雨,浇灭了火把。宋宜春见状大喜,认为上天都在帮他。他讽刺宋墨想要替蒋蕙荪报仇是天理不容的行为。宋墨则指责宋宜春用药物相克的方式害死了母亲,并要求其认罪。但宋宜春以自己不懂药理为由拒绝认罪。宋墨气得心痛难当,握不住刀。宋宜春则提醒他上次被鞭打时已经中毒,那次他白了第一缕白发。如果满头白发就是死亡的那一天的话,那么宋墨已经时日无多了。
宋墨气得拿起刀要杀了宋宜春,窦昭及时赶到并用自己的手握住刀刃阻止了他。此时,皇帝派人来传旨命令宋墨父子俩去面圣。窦昭想要跟着去但被拦下。皇帝命太医为宋墨把脉得知他中了怨憎会的毒且无药可解。皇帝大怒也心疼宋墨的身体命令太医一年之内找到解药否则一同陪葬。
皇帝亲自来看望昏迷中的宋墨并握着他的手安慰他一定会为他的舅舅和母亲讨回公道。随后皇帝命人鞭打宋宜春并免去其兵马司的职务。宋宜春恳求皇帝能怜悯宋翰但遭到公公的斥责。皇帝表示不会怜悯一个私生子,这让宋宜春大哭不止并心疼自己的儿子永无出头之日。
窦昭让素兰去请纪咏下山帮忙处理书铺的事情。虽然纪咏嘴上说不愿意管宋墨的事情但还是心软了并拿出处理伤口的药物叮嘱窦昭要按时敷药。宋墨站在桥头上看着民间百态突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他觉得剩下的时间能和窦昭好好走完最后一程也不枉来人间一趟。此时陆鸣来报说陈嘉那边已经有消息了,宋墨赶紧回去处理。吕正被陈嘉带来并指认曾从蒋蕙荪的房子里抱出一个女婴,后来这个孩子在宋宜春的安排下去世了,其他情况并不知情。
宋墨来到牢房找宋宜春并猜测他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谋反做准备。宋宜春开始并不承认但在宋墨的提醒下才有所反应。宋墨告诉他现在他就是一个弃子,就算带着所有秘密去死那些人也不会放过宋翰。宋墨离开后,一个穿着斗篷的女人在角落里注视着这一切。宋宜春突然发病慌忙吃药才得以缓解。
窦昭来看望宋墨并看到他因为自己的受伤而自责。她叮嘱他以后如果还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千万不要再用这种方式阻拦他。宋墨回想起宋宜春的过往以前他一直以为父亲对母亲很好但现在却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了。窦昭安慰他说定国军队对他的尊重、蒋梅荪对他的培养以及蒋蕙荪对他的爱都是真的。经过窦昭的劝说宋墨的心情舒缓了不少。
最后宋墨和窦昭一起欣赏烟花并感慨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消散。窦昭点燃了烟花棒两人共同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