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集:庆王则下令格杀勿论
窦昭赶至皇宫,为皇帝诊脉时,发现了纪咏遗落的眼镜,心中顿时有所领悟。她取出银针,回想起纪咏传授给她的鬼门十三针,意识到纪咏此前的话语别有深意,只是未曾明说。汪公公证实了窦昭的猜想:原来是皇帝安排纪咏潜伏在庆王身边,皇帝早已洞察庆王的野心,但唯有让其谋反,方可定罪,于是纪咏便扮演了谋反军师的角色。
另一边,宋墨率领人马竭力阻止庆王入宫,庆王则下令格杀勿论,双方激战正酣。几声枪响后,庆王的人马被击退,皇帝乘坐銮驾怒视庆王,窦昭陪侍在侧。宋墨含泪望向窦昭,此时他的援军已至。
庆王向皇帝提及太子已遭遇不测,按礼制他应继承大统。宋翰鼓动手下继续对抗,妄图成功后加官进爵。双方再次交锋,皇帝泪流满面,仿佛看到了定国公的身影,他向蒋梅荪发誓,此次绝不会令其失望。
此时,太子与顾玉率人赶到,顾玉并未对太子动手,反而中途拦截并引导太子返回,同时转交了窦昭的密信,揭露了庆王的谋反阴谋。纪咏也率兵前来支援,庆王见大势已去,手下纷纷缴械投降。
庆王愤怒地质问纪咏为何如此对待自己,他一向对纪咏极为敬重。纪咏坦言自己贪恋功名,实则为了肃清朝野,庆王无论如何对待他,都是他要清除的第一个腐败分子。庆王怒极,挥刀砍向宋墨,却被窦昭一枪击中。宋墨抬头望向窦昭,终于相信自由是可以争取的。
皇帝斥责庆王根本无法掌控玉玺,庆王承认自己的无能,却表示若登基后会让母亲垂帘听政。他声称母亲为朝廷和皇帝付出了太多,却落得如此下场。皇帝怒斥庆王,指出他今日之举皆因皇后针对忠臣蒋梅荪。
自蒋梅荪去世后,皇帝便开始布局,他深知皇后的所作所为,这也是他与蒋梅荪年轻时立下的志向,但至今未能实现。他明白朝中的蠹虫必须清除,只有让他们都暴露出来,才能连根拔起。同时,他也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是皇后和庆王所为。庆王惊讶于皇帝为了一个外臣竟如此隐忍。
宋墨恳求皇帝不要处死庆王,而是将其禁足,并将皇帝和太子的功绩每日传递给他。随后,宋墨交出鸳鸯刀,希望皇帝能为定国公昭雪冤屈。他表示自己时日无多,希望交还双刀后与窦昭共度余生。皇帝在宋墨身上看到了蒋梅荪的影子,含泪呼唤他的名字,不舍其离去。
宋翰逃出宫门时遇到苗安素,激动地抱住她,却未料到苗安素狠心地给了他一刀。宋翰难过地质问苗安素为何背叛他,苗安素含泪表示,她自初见宋翰便倾心于他,记得每次见面的情景。她恨宋翰,但不愿让别人玷污他,或许只有死在她的手上才能让宋翰安息。宋翰恳求苗安素回头,苗安素扯下宋翰送的项链默默离去。
窦昭探望皇后时,皇后认为两人相似,但窦昭认为不同之处在于她始终相信自己的爱人。此时汪公公传来圣旨要见皇后,皇后却拒绝再见皇帝,也不想继续伪装。皇帝并未废黜皇后,只是将其软禁。皇后却表示愿永生永世不见皇帝,自请废后贬为庶人赐死。
皇帝走出宫殿,望着漫天飞雪。汪公公心疼地跪下询问皇帝为何将唯一的血灵芝赠予宋墨。汪公公从主持那里求得庇护,而皇帝则希望庇护宋墨活下去,以便他能庇护太子。
皇帝写下罪己诏为定国公和蒋家平反昭雪。一年后太子登基大赦天下,邬善回京任职,纪咏成为新朝首任首辅。两人都重返京城,朝野焕然一新。
然而朝堂更迭后百废待兴之际,纪咏却突然萌生退意。主持看出纪咏虽然情感开窍,但心中只有一人。他希望纪咏能参透人间的因果,烦恼自然会消散。
窦昭与宋墨的女儿取名怜君,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每天上树爬墙让窦昭和宋墨疲惫不堪。窦昭羡慕能外出游山玩水的人,而她却因怜君无法远行。宋墨提醒窦昭怜君即将上私塾,届时他们就有时间出游了。窦昭闻言大喜。
窦世英在朝堂上升职加薪,虽然忙碌却不忘陪伴母亲。许多说媒的人都被他拒绝,因为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赵谷秋。
陈曲水教导怜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时,怜君却不见了踪影。陈曲水无奈摇头,怜君的脾气和窦昭简直如出一辙。
难得的一次郊游中,窦昭与宋墨一同品尝宋墨偷来的岳父的酒。想到平反昭雪的愿望已经实现,窦昭许下了夫妻恩爱、一世团圆的新愿望。宋墨深情地亲吻了窦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