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集:范良翰躲在门外偷听
如果女眷尚未出嫁便在公堂上遭受杖责,无疑会对其日后的声誉造成损害。因此,好德和乐善邀请了几位聪慧的姐姐们,恳请她们一同参与策划。起初,这三位姐姐还有所犹豫,但在好德和乐善的不懈劝说下,她们最终松了口,认为要赢得这场官司的关键在于打动杜仰熙。寿华深知杜仰熙不贪恋钱财,唯独对才华与名声情有独钟,此刻正愁没有好的案子可以扬名立万。只要能让这场案子判得与众不同,自然就能抓住杜仰熙的心。
与此同时,范良翰躲在门外偷听,得知好德正带领郦家女眷抵制开封府的判决,他立刻联系了柴安和杜仰熙。随后,三位女婿又将沈慧照请来,将他纳入讨论之中,共同商讨对策。沈慧照起初并不认为几个女人能搅乱判决,但其他人以过往经验提醒他,郦家的小娘子们难缠得很,总是能占据上风,不可轻视。
正当沈睦向沈太夫人哭诉时,好德匆匆回府,向沈睦表示自己是来解决问题的。接着,沈睦陪着沈太夫人出府,恰好被沈慧照撞见。为了打消沈慧照的疑虑,好德谎称沈太夫人要去庙里祈福,实际上却是去找两家定亲的人家说和。
次日,杜仰熙再次提审丘、吴两家,同时,有定亲之约的许、陆两家也在堂上。郦家姐妹首先提出了一个策略:即使没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也能成就千古佳话。他们认为,婚律无法禁锢人心和情感,更无法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吴家难得放下恩怨,与沈睦一同为儿女求情,表示两家早年曾有婚约。
沈慧照早已预料到这一切,他命令青石给杜仰熙传话。但杜仰熙在看到吴修霖写给归娘的情诗后,对这位有才之人产生了爱惜之情,想要撮合两人的姻缘。尽管沈慧照断定好德无法赢得官司,但好德还有另一计策。吴修霖当庭再作一首诗,既表达深情厚意,又赞美探花郎的公正,令杜仰熙大为高兴,愿意成全这段佳话。
就在这时,沈家也找来了许、陆两家的子女,双方一见钟情,从而成就了两对佳偶。四家长辈再无怨言,化干戈为玉帛,皆大欢喜。沈慧照在听了杜仰熙的判决后,彻底认输,承认自己小看了好德。归娘在随母亲离开之前,特地将蝴蝶玉佩送给好德。沈睦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最终还是向好德道谢,并提醒她日后若受委屈可以来找自己主持公道。
事情平息后,乐善突然想到好德与沈慧照的一年之约,而好德终日忙于案子,竟忘了进沈家的初衷。当天,好德端着汤药去见沈慧照,以为他在生自己的气。但实际上,沈慧照在认真反思自己从前断案只依铁律、毫无人情的做法。他终于在书中找到了答案:人情与公理同样重要。
由于好德出身平凡,沈太夫人为了让她尽快学会掌家立事,盯着她看账本、学账目,直至半夜都未曾休息。沈慧照见好德迟迟未归,亲自去找沈太夫人,费了一番口舌后,终于将好德带回房间,二人感情再次升温。
次日,沈慧照接待大理寺官员时,却被大理寺卿薛光一眼看穿破绽,当场揭破他失忆之事。沈慧照心中慌乱,没想到薛光竟是他的恩师,对他有提携之恩,这才松了口气。原来,薛光发现沈慧照的判案风格大变,笑着问他是因为谁而改变。沈慧照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娘子好德。
此时,好德做了美食去开封府给沈慧照,却意外被割了舌头的女囚郑素娥纠缠。郑素娥因谋杀丈夫而被判绞刑,好德见状十分惊恐。回家后,好德对郑素娥那绝望的神情念念不忘,百般纠缠沈慧照答应她带着郑素娥的婆婆和女儿去探监。最终,沈慧照答应给郑氏一炷香的时间与亲人见面,好德欣喜地吻了他的脸颊。
在探监时,杜仰熙告诉沈慧照,官府中有些酷吏会给死囚拔舌毒哑,以避免他们临刑喊冤、反复勘问陈奏。一旦死囚脱罪,原审官员就会受到反坐的惩罚,以全罪论处。随后,好德从郑素娥的婆婆口中得知,郑素娥与丈夫非常恩爱,断然不可能杀夫。沈慧照也觉得郑素娥有冤可申,于是找来杜仰熙等人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