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集:杨万理的文采出众
监考人员陪同考生前往茅房时,范闲深恐茅房被人暗中破坏,因此派遣王启年前去探查情况。王启年发现茅房内藏有火油,一旦考生手持蜡烛进入,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火灾,甚至可能酿成爆炸的严重后果。范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指示郭铮派人重建茅房。然而,郭铮对此颇为不满,他此前已将礼部准备的蜡烛和水全部替换,现在又要对茅房进行改造,心中不禁怒火中烧。然而,范闲早已预料到郭铮的反应,他命令邓子越带领鉴查院的人员接手此项工作,并要求郭铮将库中存放的金丝楠木和上等石料用于茅房的建设。郭铮在鉴查院的压力下,不得不照办,但心中却暗下决心,日后定要找机会报复范闲。
为确保每位考生能够顺利完成三天的考试,范闲做了周密的安排,让鉴查院的人到考试院待命。李承泽得知此事后,让谢必安通知郭铮停止一切针对范闲的行动。李承泽对此事感到困惑不解,他不明白为何初来乍到的范闲会对考试院的禁忌了如指掌,他怀疑有礼部的老人在背后给范闲出谋划策。
在考试期间,范闲亲自巡视考场,特别关注了几位考生,其中包括杨万理。杨万理的文采出众,字迹工整漂亮,让范闲自愧不如。经过三天的紧张考试,考生们纷纷交上答卷,接下来便是糊名誊录的环节。为了防止阅卷人因笔迹而偏袒考生,礼部的工作人员会将考生的名字糊上,并重新誊写答卷。然而,范闲对这一环节仍存疑虑,他亲自监督整个过程,确保公正无私。
由于考生众多,糊名誊录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天黑才完成。郭铮劝范闲先行休息,但范闲坚持监督到最后。从郭攸之口中,范闲得知历届春闱都有人利用糊名纸的长短或誊写时的记号进行作弊。郭铮虽然装作不知情,但范闲仍然严肃提醒所有工作人员,不得有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必将严惩不贷。在范闲的严厉监督下,工作人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规规矩矩地完成了糊名誊录工作。
阅卷工作同样在严格的封闭状态下进行,范闲依旧不敢掉以轻心。他坚守在考试院,直到阅卷工作全部完成才离开。最终,除了史阐立遗憾落榜外,其他三位考生都金榜题名。范闲这才松了一口气,但由于连日劳累,他已经精疲力尽。在王启年的陪同下,范闲乘坐马车回府休息,一上车便沉沉睡去。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也都疲惫不堪,纷纷回家休息。成佳林甚至睡了一天一夜仍未醒来,而杨万理和史阐立则在睡醒后继续埋头读书。侯季常为他们送来烧鸡,劝他们放松一下,并提议一同去拜访范闲以表谢意。
范闲回到家中后便倒头就睡,连饭也顾不上吃。王启年趁机将菜里的肉挑出来,打算带回家给女儿王霸。此时,邓子越前来送考生的榜单给范闲。范闲醒来后看到榜单,发现品学兼优的杨万理竟然落榜了,他立刻感到事情不对劲。于是,范闲叫上王启年和邓子越一同前往礼部查明原因。
经过仔细调查,范闲发现杨万理的考卷被人冒名顶替了。他清楚地记得杨万理策论的内容,但此刻却发现这些内容出现在另一个考生的答卷上。范闲愤怒不已,决心要彻查此事,为杨万理讨回公道。邓子越试图劝阻范闲,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得罪更多的权贵,但范闲却义无反顾地表示,他要让这次春闱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为此,他下令查封考试院,并暂停发布榜单,直到真相大白为止。
随后,范闲带着王启年直奔东宫找李承乾理论。他开门见山地向李承乾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要求他查明并处理杨万理被冒名顶替一事。李承乾虽然表面上表现得风轻云淡,但内心却对范闲的坚持感到不悦。他承认那个冒名顶替杨万理的考生是他的门生,但坚称自己对此事毫不知情。范闲怀疑这是李承泽在背后搞鬼,企图挑拨他和李承乾的关系。然而,李承乾却不愿就此罢休,坚持认为这只是一场误会。
范闲抱着卷宗离开皇宫,洪竹在殿外等候多时,他把范闲拉到一边,突然跪倒在地对范闲感激涕零,范闲被他搞得一头雾水。原来,洪竹是颍州人,颍州知州害死他全家,洪竹因为当时没在家侥幸逃生,他进宫以后受洪公公关照就改姓洪,宫里没人知道他的身世,范闲交给都察院那份贪官名单里就有颍州知州,他已经被处决,洪竹把范闲当恩人,范闲也把他当成自己人。